联系电话:0755-23946252

邮箱:etrans@etctrans.com

自由译者—撑起翻译界的另一片天空

文章出处:未知 网站编辑:superman发表时间:2015-08-27 18:14

  
  中国译协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,中国现有在聘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人,然而现在我国每年引进新书就达1万多种,3万多册,翻译完全跟不上市场需求。另外一份统计数据显示,翻译已成为了“银发工程”。在译协登记在册的翻译家,平均年龄为59岁,不少90多岁的老翻译家还躬耕于埋头苦译的格子间里。
  
  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加速普及,一批年轻的“局外人”正撑起翻译界的另一片天空,网络译者正成为炙手可热的掘金新贵之一。
  2002年,20岁的韩斌第一次从书店买到一本中文版的《哈利•波特与魔法石》,从此就迷恋起那个魔法世界来。与英国的“哈迷”相比,他与哈利?波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晚了5年。
  
  2007年7月21日,作为资深“哈迷”的他参与了中国网络上最张扬的一次民间翻译行动,在《哈利?波特与死亡圣器》(简称“哈7”)英文版全球同步发行后的9天内,他所在的“霍格沃茨翻译学校”就将700多页的“哈7”翻译成了中文,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官方中文版在3个月后才推出。
  
  “霍格沃茨翻译学校”成立于2005年,是一个独立的“哈迷”组织,5位院长都是在校大学生,他们当年组织过一次“哈6”的网译,但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力。“哈7”的翻译者都是从哈利?波特的“粉丝”中招募的,主力是大学生,还有不少高中生。
  
  一个15岁的男生叫德里克(Derek),他虽然顺利通过了考核,但因为词汇量少,翻译起来很吃力,但他不肯放弃,白天念书,晚上溜到网吧赶进度,熬夜翻译到凌晨4点。他们的翻译和讨论完全在网络上进行,QQ、MSN闪成一片。“跟一大群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,非常默契地讨论一些问题,那种归属感,被认同的感觉,非常美妙”,韩斌这样说道。
  
  著名英文杂志《经济学家》在网上也拥有一批自由译者,他们每隔两周定期将《经济学家》翻译成中文,供人免费阅读。这个翻译小组有100多名译者,一个很松散的组织,基本上没有新闻经验,但他们有严格的选拔制度,定期开选题会,翻译、校对、排版、发布都有专人负责,连买服务器的钱都是大家一起凑份子出的。他们所做的一切,只因为这本杂志的见解与格调,让他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世界。他们说:“网络正在从一个社交网络平台转变成一个社会生产平台。这样一个自我组织和共同创造知识的模式用于翻译,对于当下的时代,也许是最自然不过了”。
  
  “现在很多人说,年轻人的翻译水平跟不上,不放心让他们担当有难度的经典作品,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公平的。”法语翻译家、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许钧指出,“傅雷当年开始翻译时也只不过19岁。很多赫赫有名的老一辈翻译家都是从中学就开始翻译了,这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,世人不能老拿老一辈成熟后的高度去要求现在的年轻人。”
  
  在许钧看来,现在的年轻译者在准确性上并不低于过去。中国在文学翻译方面剽窃、抄译的时代终究会成为过去,就像大浪淘沙一样,最后总会回到正轨上来。所以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,“相信我们这个时代也一定能出现朱生豪、袁可嘉这样的大家。他们极有可能产生于趴在网上那些人中间。因为文学翻译始终要喜欢才行,网上那些人已经做到了不为钱而翻译,他们是出于真心喜爱”。
  
  据悉,目前全球最大的在线翻译站WorldPoint,已汇聚了大约6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络自由翻译家。他们已在网上发出“要用当代人更接受的不隔膜的语言,重新翻译文学经典”的“宣言”。对这么一群把翻译“集中在传递价值上”的年轻人来说,翻译界真不能将他们视作“局外人”。

上一篇:林语堂所翻译的《桃花源记》

下一篇:权威译者王永年去世

相关文章
行业资讯
Nothing?Reset